大连市物业领域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经验做法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住建部,省纪委监委和省住建厅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大连市积极开展物业领域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物业住宅小区1532次,发现问题414个;1997个专业化物业小区实现服务信息对外公示,1304个有公共收益的小区实现公共收益规范管理10087万元。
一、高位推动,确保整治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中整治工作,周振雷副市长多次调度物业集中整治工作,并于7月23日召开全市物业行业集中整治暨物业服务管理品质提升大会。市政府副市长周振雷,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昊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姚壮、市纪委常委郝琳出席会议,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网信办、市信访局分管领导,“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市城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住建局分管领导),各地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纪委分管领导、住建局主要领导、物业科负责同志,有关街道负责同志,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物业协会负责人以及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参会。
二、坚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
市住建局把物业管理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物业管理工作,会同市纪委联合开展物业领域集中整治工作。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出台《市住建局今明两年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方案》,积极对接沟通市纪委监委,汇报分析有关工作情况,多次探讨研究物业领域整治工作。市纪委监委会同市住建局联合印发《大连市“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工作方案》,重点聚焦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4大类问题。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住建局局长和市纪委监委常委任组长,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市城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分管领导任成员,强化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行为。
三、推动小区政府部门明确职责
根据《大连市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对违法建设、毁坏绿地以及违反国土空间规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其他违法行为的查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损害消费者权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和广告发布内容、价格公示的监督检查以及特种设备安全和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负责治安、技防、保安服务等活动的监督检查;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行为的查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对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噪声等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督检查;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对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
四、推动联合执法和交叉互检
建立执法下沉联动机制,按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职责,在住宅小区内长期公示相关部门事项清单和电话。统筹物业管理监督,落实“物业服务企业报告,街道、社区吹哨,执法部门报到”机制,街道定期开展小区内联合执法,妥善处理住宅小区内违法违规行为,执法部门及时将行政处罚或物业服务企业不良信息纳入物业诚信体系,形成物业管理工作合力。对于投诉较为集中的地区和小区,组织各地区住建部门开展跨区“交叉互检”,针对性检查业主集中投诉反映的问题,同时查摆小区内存在的问题,形成专项小区检查报告,对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问题进行线索移交,涉及住建部门职责的问题进行督促办理。
五、推动小区信息公开全覆盖确保业主知情权
印发《关于明确全市物业集中整治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物业主管部门和街道社区共同监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按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事项公开基础目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事项公开模板》等要求,做好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等8项事项信息的公示工作,在小区公示栏和大门口等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并同步在“辽宁阳光三务”平台上进行公开,依法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各街道社区定期检查辖区内小区信息公示和阳光三务平台公示情况。
六、多措并举,加强物业领域诉求处置效能
针对物业领域投诉,大连市认真分析投诉情况,对投诉集中的领域采取有力措施回应群众诉求。印发《关于做好12345便民热线物业服务类投诉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12345便民热线物业服务类投诉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对投诉量集中的住宅小区要查找个性化原因,逐类、逐个进行分析,深刻查摆问题,找到管理短板;市住建局会同市纪委监委多次组织各地区纪检监察、住建部门有关领导、市物业协会和市级投诉较高小区物业企业负责人,召开全市12345便民热线物业服务类问题整改工作调度会议,要求各物业企业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提升集中整治的责任感,各地区要充分认识物业管理对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锚定目标不放松,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解决投诉问题。
一是针对房屋漏雨等公共设施部位维修情况,开展“住无忧”专项行动,对能开展应急维修的由街道社区依法依规快速组织维修,今年上半年共使用维修资金4102万元。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争取中央资金4.73亿元对市内四区163栋直管公房开展屋面防水等维修,涉及住宅面积50.29万平方米,有效提升群众居住条件。三是会同市公安局选择10个停车困难、矛盾突出的小区推进小区停车泊位划定,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四是推行“5431”快速反应机制,针对小区业主的投诉,物业服务企业原则上5分钟到达现场,重大问题4个小时内解决,一般问题30分钟内解决,特殊复杂问题1天内形成解决方案。
七、提升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便民服务
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在服务保障上的重要支撑作用,将维修资金综合管理系统与辽事通互通,实现辽事通APP线上查询、工程表决,业主及物业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维修资金各项业务。还可与不动产系统、财务系统、票据系统及银行业务系统的“五系统互通,三数据共享”,实现了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监管等为一体的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全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审核流程,将街道、区物业行政主管部门、造价审计等维修资金相关审核环节均纳入系统平台,实现线上审核,不断提高审核效率,压缩审核时限。
八、新媒体广泛宣传倾听广大居民业主意见
联合大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物业管理服务专栏》节目,6月21日会同市内各地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现场直播宣讲大连市物业管理服务相关政策,并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为30位观众现场解答诉求。后续各地区政府领导也将陆续直播回应居民诉求。为发挥新媒体宣传优势,专栏节目在抖音直播间同步开展,单次直播平均150余万人观看。